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:88.118.91578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

旧改立新,如何重燃传统文化的辉煌?

2023-07-04 14:53      点击量:872  评论(0人参与)
 

失去的市井文化,


正以另一种方式归来。


“市井”,最初指的就是街市里的那一口井。从结构上看,“井”字中间一个口,周围环绕着四通八达的街道。


最初因着取水缘由,人们便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,这一口井也就成为街市里可以用来交易的节点空间。随着市井制度的慢慢形成,“井”成为了商业空间的称呼,而市井中的种种也一同构成了“市井文化”。


自然淳朴的市民生活和自由无序的商品交易打造了“市井文化”原始、迟钝、温良的特点,而这种特点却也注定它会与街口水井“吱呀”打水声一起被激烈的时代浪潮所淹没。


在现代化大城市夹缝生存的市井失势失落失意,现代建筑密不透风的坚硬外壳阻挡了文化情感的渗入,市井文化,危!


或许市井街区太过破败、或许水泥森林太过高耸,近年来“拯救市井文化”开始被反复呼唤提及,人们开始注意到这些狭窄老旧的广阔天地,注意到其中蕴藏着的独特城市文化与人间烟火气。


可老旧的街区怎么走出市井娱乐的康庄大道?旧改立新又如何重燃传统文化的辉煌?



中山路南宋御街


2009 中国杭州 王澍设计团队


“我所热爱的中山路,和所有我喜欢的中国城市街道一样,新旧混杂,逸趣横生,人们在门前、窗下、街角街边随时发明着各种建筑的用法。”


——王澍



南宋御街,原来是临安城的中轴街道,从中山南路到中山北路,从万松岭延伸到环城北路一带,全长约4.3公里。除了民国时期建造的古建筑外,大都是一些杂居的公寓和民房。杭州市政府在2008年对中山路进行整体设计改造。



历史街区的两条线


改造设计从始至终遵循着两条风格线索:


1、中国传统的从清末到民国的民居建筑和商铺


2、为迎接孙中山的到访而被仿照西洋建筑风貌改造的沿街商铺



两个观念


由于居住模式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多样性,为了保护和优化居民们的居住质量,设计师提出两个观念:


1、能保全保,对历史街区进行成片的保护,留存下城市历史的最后遗存。


2、历史真实性保护,把真实的东西保存下来,而不是用简单的风格粉饰来进行保护。


免责声明:
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、企业机构、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,仅供参考。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、观点保持中立,不对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如果有侵权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

猜你喜欢

相关评论

好评
0% 0
中评
0% 0
差评
0% 0
       匿名发表     (内容限5至200字)     当前已经输入 0
  • 暂无评论